寫在2015年的自傳

「這篇自傳是我為推甄大學準備的,當時我執意報名一個科系的面試,可惜在第一階段以統測成績篩選時,因為一級分之差,與台北科技大學的文化事業發展系無緣。而我花了不少時間製作的備審資料也當然沒有送過去,就成了我自己的畢業紀念冊。日前跟朋友聊起升學之路,不免提及這篇前前後後修改超過五次的自傳,刪除重寫與微幅修改皆有。經朋友一問,我又精細的調整了語句,畢竟公開版得更得體一點。」

 

成長背景 — 貿易公司長大的孩子

我成長於一個商業氛圍濃厚的家庭,大人們談論的話題十之八九不離貿易,家中也常有外國貴客來訪,見他們以陌生的語言有條不紊地說起某項新產品應如何行銷到市場上,那堅定不移的眼神與架勢十足的姿態,總在無形之中影響了我,使我從小就對國與國之間的交流產生極大嚮往。無論是在交易方面,抑或是意識型態方面皆然,凡是和異國風情相關的事物,都能吸引我目光。猶記孩童時期,我最喜愛站在椅子上、望向辦公室一顆看似古典華麗的地球儀,左右旋轉著地球儀,彷彿天與地都被我隻手操控,由亞洲到南美洲,寰宇角落隨我跳躍。另外,也因為家人多半從商,深刻明白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願意在我未滿十歲的時候,就將我送到地方裡口碑卓越的補習班,讓我一邊研讀第二溝通媒介,一邊發現西式文化和本地風情的差異,藉此培養了多元且開闊的視野。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