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好吃飯開始生活新提案

經營映画社的時候,時常勸人接觸相異類型的電影,認識一些以往沒有機會看見的導演作品,說著這些鼓勵人跨出第一步的話,捫心自問自己在其他狀況下又做到了多少,想來還真是慚愧——這正是指影視欣賞中「追劇」這項活動,許多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熱愛電影大於劇集,對時下當紅的影劇提不太起勁,想著要花上比看電影多幾倍的時間將一齣劇看畢,便打了退堂鼓。

然而,事有轉機,打從寒假閒來無事在家看了《四重奏》這齣佳評如潮的日劇後,就此迷上日劇中滿懷哲理的對話,以及環扣社會脈絡的文化展現,如此令人無法自拔的編劇風格,我想,大抵是因為我十分推崇日本人那份細膩的心思。

想完整看完一齣劇,只需點開第一集,倘若撐得過最初的一個鐘頭,手指就會不聽使喚地按下第二集,直到完結。功力深厚的腳本家,明白劇集起、承、轉、合應該如何安排,而「起」扮演了扣住人心的重要段落,劇中人物性格、空間特點、故事主軸都能在此時略知一二,甚至在細節處暗藏了伏筆,留待往後展現。

私以為《四重奏》第一集最精彩處莫過於四人在餐桌上辯論炸雞與檸檬的片段,透過一場對峙戲碼,除了將四位主要角色的個性凸顯出來,是編劇家坂元裕二的高招,更提起了觀眾共鳴,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帶入情境中,一同思索解決方式。

吃飯,每日每夜都會碰到的場合,是日常生活中最緊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時刻。一場飯局,可以盡顯一個人的處世態度,這是為什麼社交場合時常在飯桌上進行的原因。然,對平凡人來說,吃飯是忙碌之間的空隙,難得可以靜下心來休息與放鬆,倘若連吃飯都吃得不自在,例如喜歡吃的食物被人淋上了不喜歡醬汁,這不可逆的舉動很可能壞了一整天的好心情。

故此我們能做到較為圓融的方式,是提醒同桌人「這裡有檸檬」,言下之意,想加的人可以自己加,將選擇權還給對方,而非直接替大家擠好,亦沒有將問題一分為二,試問大家要或不要。像這樣處處替人著想的雋永體悟,從吃飯延伸而來的感觸,實在點醒了我,讓人產生深刻反思。即使是食人間煙火的我們,也可以從感官疲勞中抽離五光十色的背景,好好感受吃飯時與人往來的眉角,並且藉著食物吃出另一番天地。只不過是吃一頓飯,就因為是這尋常的舉動,才得以讓人慢下心來,瞭解到原來人生在世,行程再充實,都比不上吃得一餐安心。

《四重奏》富含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哲思和金句,藉著定位鮮明的主角演活了人類圖像,十集過後,迎來一句後座力極強的台詞:「人生,易如反掌。」這麼直擊人心的句子,也有翻譯團隊譯作「人生,小菜一疊」,相比眾人面臨卡關時不禁感嘆「人生好難」,投下了翻天覆地的對等觀念。

社會從來都在教曉我們成功人士的價值觀,大企業家、名人紅人、領域權威的內容農場語錄瘋傳網上,說他們如何運用時間和機會換來今日成就,然而我們卻不擅於檢視這些所謂的成功,究竟是如何被定義出來的。日劇最令我感動之處,在於我們可以看見一個人的生活意志,無論頭上是否頂著光環,都是被肯定而且受尊重的。

身而為人,浮沉於各式各樣大風大浪後,意識到自己之於銀河的渺小,那麼成與敗都將虛幻。我們能做的,是持續擦拭受傷的心,用專屬自我的方式走出生活路線。成為自己,或作為一個普通人,踏實面對內心先至可以好好活著。

吃飯時那一盤盤用最小器皿盛裝的小菜,配著主食下飯,很快就能吃完,尚有餓的感覺就再疊一盤上去。人生猶如此,從空到滿無限循環,任何人事物不來也不去。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