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滅與縫合無止盡擺盪

「要從庸俗下解放,青春故意怒放」

獨自聽著麥浚龍新歌,明明標記著全新單曲,製作班底和演唱內容卻又那麼熟悉。

伴隨絮語而來的是時空任意門躍至人格形塑階段,寂寞又暴烈的十七歲,港台前後兩起大事件,晃動的政治制度就像個人搖搖欲墜的心,真切活著的人絕無辦法從這結構中逃離,局勢變色,生命也解構得徹底,前半輩子聽來感受來的一切經驗架空,像個被詐騙許久的愚人終於甦醒,覺察到史觀謬誤,思想衝擊接踵而至。

選擇直視這殘垣斷壁,從破敗景象之中尋找一磚一瓦慢慢重新構築自我,洗刷心靈縫隙餘下的污垢,持續摸索世道,抗衡社會價值。苦澀歲月不曾消逝,而今挖掘自身成長過程更明白究理,總是念念不忘,如同當年麥浚龍推出後旋即成為榜上熱門的同名歌曲,過去總倉促結束,教人用往後餘生再再緬懷,光陰釀製勇氣才敢安靜梳理,化波折為平順,情緒流過身軀,只是想,無所求。

唱著這些執念的他,也經常將歌曲融入禪意,或許每個試圖「放下」什麼的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看待回憶的方法。

於我,此岸與彼岸間載浮載沉,好像離開,不過又墜入另一張極其相似的網,深切刺激未曾減少,甚至更加紮實,幻滅與縫合無止盡擺盪。此刻平凡,未來閃耀,因此,活在當下還是緊要。十七到二一,再見童年與青春傷心地,偶有人與我重疊我那偏門喜好,所謂十七歲歌單全是菁華,足以影響往後處世哲理,是也,今日聽新歌不免暗自啜泣低吟。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