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六四歌曲

六四三十,達明一派推出了《回憶有罪》,電音襯托黃耀明迷幻聲線,MV 中紅色燭光點亮黑夜,綠色坦克與黃色雨傘相繼出現,這位已被中國封殺的歌手,並非第一次獻聲叩問政治。談中國與香港之間的不協調,2005 年大碟【The Party】看似開派對慶祝樂團成軍二十年,弦外之音實則落在政黨、一個政黨、一黨獨大。

妝點著《北地胭脂》的人們到《南方舞廳》相遇,一雙戀人一北一南,周耀輝筆下同曲異詞,體現彼此迥異視角帶來的衝突。前者特別以北京話演繹,中港矛盾不言而喻。當北方強權伸手南下,人由內陸移動到臨海,碰撞出的火花讓都市淪陷在一片不能相信的諾言裡。

Continue Reading

幻滅與縫合無止盡擺盪

「要從庸俗下解放,青春故意怒放」

獨自聽著麥浚龍新歌,明明標記著全新單曲,製作班底和演唱內容卻又那麼熟悉。

伴隨絮語而來的是時空任意門躍至人格形塑階段,寂寞又暴烈的十七歲,港台前後兩起大事件,晃動的政治制度就像個人搖搖欲墜的心,真切活著的人絕無辦法從這結構中逃離,局勢變色,生命也解構得徹底,前半輩子聽來感受來的一切經驗架空,像個被詐騙許久的愚人終於甦醒,覺察到史觀謬誤,思想衝擊接踵而至。

Continue Reading

深邃幻滅

那天和S聊完後,我重聽了許多冬夜獨自享受的歌曲。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上映的第一天就到電影院一睹風采了,當晚回家旋即播放原聲帶,這部講述十七歲初開情竇的故事,讓我回想了當年的我,究竟我有多喜歡往回看呢?已經無可救藥。

我想我的十七歲是壓抑的,跟片中主角的際遇相差甚遠,我明白主角的心境,或許心生羨慕。當然我知道這樣投射從來都是危險的、無謂的,不過就像《心靈捕手》的威爾說他有朋友,是一些已故的哲學家,生來沒能用眼波折射進對方虹膜。朝向這個方位去思考,我寄託情感於電影人物,似乎也產生類似的效果,如此便安慰了我一點。

Continue Reading

寧願答案望不到 #1

你用餘光驚瞥那人驀然回首的笑意,從此浸在愛河,任青春年華一滴一滴被侵蝕亦不分開,究竟一見鍾情的愛戀是上輩子苦苦修行而來,還是彼時愛神施了魔法扣住你與他。知音難覓,真愛難尋,一個眼神換來一生一世夢幻似愛情童話,可遇不可求。在情路上身受重傷,將千瘡百孔的經驗提煉出的醇醲美酒朝暮醉飲,麻痺日常片段或許更貼近真實。

不論情之初如何形成,接著都兩情相悅,就算沒有同生與死,也盡嘗愛情滋味。這是凡人的愛。世上還有數種關係只得黑暗中進行,無法接受陽光照耀,一旦講明了,就處死了一絲延續愛的希望。耗用所有精力維繫一段不可能開始,或者進行了也哀痛萬分的關係,所以用最卑微的狀態,只為看見愛人揚起嘴角,那怕是不經意的一個微笑,也備感溫馨,一點點就足夠享用一生。

Continue Reading

金曲獎.Twins.我

其實金曲獎最令我為之一亮的是,Twins擔任頒獎嘉賓!

她們自2005、2006年發行國語專輯來台宣傳後,幾乎沒有一起在臺灣出席跟音樂相關的大型活動,而這次她們走上舞台時,背景音樂響起《莫斯科沒有眼淚》,好像回到了十年前她們在臺灣最受矚目的年代,當時這首歌可是傳遍大街小巷。至於這十年間為何沒有齊名的國語歌,最主要受到她們的經紀公司英皇娛樂影響,對製作她們的國語專輯缺乏規劃,就算有也是了無心意。

Continue Reading

視覺與聽覺新篇章:張靚穎【第七感】

原本以為2013年底推出年度壓軸單曲《微笑以後》,已經宣告新專輯發行在即,沒想到遲了半年,直到2014年中才正式迎來【第七感】。這半年期間,張靚穎先是展開了「夢想計畫」,到美國迪士尼樂園遊玩、拜訪搖滾音樂家Linda Perry並合唱其知名歌曲What’s Up,除了暫時拋開繁重的工作壓力,也藉由旅途觸動創作靈感。後以【龍之谷:破曉奇兵】(Dragon Nest: Warriors’ Dawn)電影主題曲之演唱人身分,偕同製片團隊亮相法國坎城影展,當場演唱英文歌曲。亦身著一襲黑色碎鑽禮服參加另一項重要活動:Swarovski時尚派對。那時聽聞張靚穎打算前去影壇盛會,許多歌迷不禁納悶,曾經說不踏入電影圈的她,難道也要開始演戲了嗎?又,曾經對時裝、潮流缺乏概念的她,竟與時尚界愈走愈近?

享受一張專輯,可以不僅是一場聽覺饗宴,若能視聽俱全,提升唱片的立體感,使作品更加豐富有內容,那則會遞出不凡的魅力。因此,這些改變,無非是為了張靚穎最喜愛的音樂。距離上一張正規的錄音室專輯【改變】約莫三年過去,間中雖有高品質的現場專輯【傾聽張靚穎】問世,但仍不足堪比一張格調特別、製作盡心、曲風清晰的大碟。

Continue Reading

探索身世1997系列之英倫搖滾

暫離網誌的三個月,我埋首準備升大學考試,無暇關注哪部好電影即將上映,也沒時間細聽哪張新專輯風靡全球,幾乎是零娛樂生活的~於是我翻箱倒櫃,把幾張唱片上的灰塵輕拂而淨,重聽舊時曾是排行榜冠軍的大碟,又,因為我出生於1997年,對這年發行的專輯倍感親切。

1997年,網際網路的發展正要起步,但人類在音樂創作上的爆發力卻開始倒退。這一年,誕生了兩張被稱為「Britpop最後巔峰」的神作:The Verve【Urban Hymns】、Radiohead【OK Computer】,這兩張專輯各有千秋,各有擁戴的樂迷。經過了十八年,後者仍活躍於當今樂壇,且已成為殿堂等級的樂團,更是每個自認文藝愛好者十分推崇的團體。至於前者呢,The Verve在發行【Urban Hymns】之前,就已宣布解散,所以此張專輯可說是他們重返音樂界的作品,亦是他們送給英國搖滾盛世尾聲的禮物。

其實這兩張專輯不僅為英國搖滾留下完美印記,還具有劃世代的意義,由大碟名稱來解讀,便可見一斑。

Continue Reading

愛是纏綿也是恬靜

小時候愛聽的國語流行歌,隨著時光的轉換消逝,都被新接收的旋律一一疊過去了。舊的專輯,堆在臥室裡最不起眼的角落,上頭還壓著幾本厚重的參考書,播放器許久未吸它們入內,不知道那些曾經陪伴我睡眠的CD,會不會像掉了零件的音樂盒,殘缺不全,音符脫序,偶爾還發出吱吱吱的聲響,提醒我對以往的最愛有多殘忍。存在電腦軟體裡的舊播放清單,要不是更新時自動消失,就是無心聆聽,藉著佔據記憶體的理由,早已銷毀得一乾二淨。

唯獨這一首,無論我換過幾支walkman或手機,都一定會騰出空間讓它安好的駐進去:王菲1998年《紅豆》,收錄在【唱遊】專輯的第九首歌。忘卻了是什麼情況下首次聽這首歌,琅琅上口K歌之故,聽一次便恆久記起來了。《紅豆》不若當今人們寵愛的情歌那般撕心裂肺,也不像刻意販賣慘情的苦情歌,是一首十分輕柔的情歌,簡簡單單的編曲,更能引出心裡悠長的思念。

Continue Reading